中國激光雜志社成立15周年系列故事:
中國激光雜志社是我的老朋友,由《中國激光》起,幾十年支持了我的研究,很高興借此機會做一回顧。
文/清華大學 張書練
往事四十二年
搞研究,離不開四方面:思想,經費,研究,雜志。雜志是傳播我們研究成果的最主要通道,也是學習他人,積累知識,激發靈感的源泉。這幾年拷問“四唯”,反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唯”當然是不好的,“唯”會導致粗制濫造,形成湊數,造假的風氣,但發表成果是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有了湯斯和肖洛的論文,才有了梅曼的紅寶石激光器和賈范的氦氖激光器。
我與中國激光雜志社的合作始于四十二年前,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中國激光》(1982, 9(4): 247)上發表的。那是我的碩士課題的一部分工作,題目是《熱膨脹法測量He-Ne增益管正柱區的氣體溫度》(點擊題目查看論文)。當時,發表論文不是熱門的事,可有可無。但我卻看重發表,研究的目的是把未知變已知,研究而不發表,研究的目的在哪里?稿子寫好了,投哪家刊物呢?我選擇了《中國激光》,當時,我自認為是一流的工作,需要在一流雜志上發表。稿子投出去了,很興奮,但心情惴惴,能被《中國激光》看中嗎?當我接到修改通知時,鞋子落地,至今我還能想起當年的心情。在蘇州交流會上,高伯龍教授看到這篇論文,很是稱贊,他是一個強調研究為用的人。
回顧起來,《中國激光》接收我的第一篇論文發表,是給我明了路,壯了膽,增強了自信。
之后,我根據研究生階段對環形激光的了解,想到環形激光不僅可以作為陀螺,如改變激光諧振腔的結構也能測量弱磁場,這成為幾個博士生和本科生的課題。于是,有了《光學學報》1986, 6(6): 543 和1988, 8(12): 1133的文章。這方面的思想和實驗結果,我至今念念,等待磁光玻璃材料法拉第系數(Faraday coefficient)的提高(或對光損耗的減小)。只要鋱玻璃的光吸收減小一半,環形激光測量磁場就能實際應用。期待我本人和我們的雜志《光學學報》有好運,今后某時,有人重啟這一研究。科學歷史本來如此,蓋伯的全息照相發表40年后才獲得應用,邁克耳孫干涉儀在激光問世后才廣泛應用,我們為什么不能期待呢!
期許中,還得開新路,我把研究從“環形”激光轉為“線形”激光,把環形激光利用激光諧振腔內各向異性元件的思路,在線性激光器內引入晶體元件,開始了三十多年的研究歷程。三十多年里,研究了十幾種儀器,特別之處就是“激光器就是儀器,儀器就是激光器”。
時逢改革開放興起,在國外雜志上發表論文漸成主要目標,上SCI成為潮流。我的團隊在國外刊物上發表了兩百計的SCI論文,還受OPN(Optics and photonics News)邀請發表了News。但是,凡是我的課題組的重要進展,一定要在國內刊物上,特別是《光學學報》《中國激光》《激光與光電子進展》發表。
氦氖激光器是成熟激光器。在先進制造的高精密測量領域,特別是光刻機發展和機床檢定等領域,氦氖激光器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希望氦氖激光器能輸出比塞曼效應激光器更大的頻率差,更高的功率。研究過程中,我們觀察到未見報道的深層現象,這是沒有預料到的,真是碰上了運氣。這些現象在《中國激光》《光學學報》上發表了5篇文章,報道了雙折射和旋光性共同作用決定的激光頻率分裂大小和偏振方向,組合起來較為全面的揭示了激光器頻率分裂的畸變,偏振面旋轉和模競爭的規律。相關的5篇文章是:《光學學報》1995, 15(5): 548;《中國激光》1995, 22(1): 40;《光學學報》1996, 16(1): 32;《光學學報》1996, 6(6): 716;《光學學報》2001, 28(6): 509。我們團隊另一個方向是研究激光器的回饋。發表了較多論文,而在這一領域的開場篇就是在光學學報2004, 24(3): 418上發表的。審稿人給了很高的評價。今天回頭看,這一開場,鼓舞了我也鼓舞了我的研究生們。之后,成果出的很快,我課題組持續地研究,引領了激光回饋的發展。
鼓勵我的長文,助推科學研究
作為在激光和精密測量交叉技術的研究者,我很榮幸,四次被《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光學學報》邀請,綜述我的課題組研究成果,撰寫發展規劃。編輯部放開讓我寫,“不嫌長”,“不收費”。這樣的待遇,推動我前行。
2007年初,《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邀請我為“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專欄寫一篇稿子,建議題目是“正交偏振激光器發展”。因為當時我已經接受OPN《Optics and photonics News》同樣內容的約稿,我建議以“激光回饋技術發展”為題寫一篇,并且我對編輯保證:高度和豐富程度不亞于“正交偏振激光器”。審稿很認真,終審提了4條共500字的意見,如:激光回饋看起來是“壞事”變成好事,要補充一些這個現象的規律性內容,并啟發我以激光散斑壞事變好事為例。又如:激光回饋現在做了什么,將來能做什么?等等。我一一做了修改,自然改進不少。
2004年,我們連續在《自然科學進展》連發三篇文章,介紹正交偏振激光“器件”“現象”和“應用”。過了七年,到2011年,利用激光器正交偏振和激光腔調諧現象實現了“激光器納米測尺”等基于激光器正交偏振的儀器,“激光器就是儀器,儀器就是激光器自身”。我認為我們全面掌握了激光模分裂,模正交性,模的競爭過程以及怎樣應用它們創造出新原理的儀器,有必要全面向學術界介紹這一工作,回答深入思考的學者們的疑問。于是,我到上海面見了中國激光雜志社楊蕾老師,探問能不能發表較長的總結性的文章。楊老師和編輯部的幾位老師和我交談了許久。我們交談得很高興。楊蕾老師說文章多長都行,不收版面費。這就是2011年《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的長17頁的文章《正交偏振雙縱模激光器腔調諧物理效應》。
趙建林教授是我的老朋友,他多次作為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負責人之一評估我們實驗室(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面對面嚴肅向我提問實驗室建設的各種問題,相當鐵面。2022年中國光學學會學術大會(廣州)開會期間,老朋友見面聊天。他話題一轉,邀我為《光學學報》寫一篇文章。這就是《光學學報》2023, 43(1): 0114004的特約,亮點文章。
初審意見,要我增加雙折射雙頻激光器不能產生小于40 MHz頻率差的理論依據和實驗數據,我補充了這部分內容,這的確是研究的一個亮點,國外的學者也問過這一問題。終審時,趙建林老師做了多處修改。發表的題目是《雙折射雙頻激光器及干涉儀的關鍵和全鏈條技術》。在此,有必要解釋為什么“全鏈條”。1985年,我僅是想出方法,讓激光器輸出比塞曼激光器頻率差大的激光振蕩,使雙頻激光干涉儀有更大的測量速度和功率。但方法需要落實在激光器內,而國內僅生產吹制式的氦氖激光器,性能指標趕不上國外的組裝式激光器,卡脖子了,只能自己研發。有了自產的組裝式激光器后,在激光腔內置入已成功的由雙折射產生雙頻的技術,即完成雙折射雙頻激光器。有了激光器,還得研發干涉儀,最終才能知道效果……于是,形成了一個技術鏈條。酸甜苦辣,才懂了技術落到實處的艱難。發明創新難,但落到實用處也路阻且長。
2023年在《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上發表《微片激光準共路-調頻回饋干涉儀關鍵技術研究》(2023, 60(3):0312007),總結了一個博士研究生從2002開始歷經11年約十幾位博士,碩士和工程師的研究成果。我相信,這一成果會有廣泛應用。或許,這一文章初審,可能累壞了審稿專家。他們對照邁克爾遜干涉儀提出了修改意見。專家的提問讓我看到了文章的表述缺陷,主要是沒有為讀者考慮,為讀者做好鋪墊。特別是,“微片激光器調頻回饋干涉儀”較為偏僻冷門,要想讀者理解,需要把背景說透徹。我按審稿專家的思路做了修改。
與光電匯的互動
第一次,我對一位學者在光電匯上的介紹激光特性提了些看法,于是結交了光電匯。光電匯要我寫一個“3分鐘了解……”的稿子。我寫了一篇,嫌我寫得不夠通俗,我又舍不得砍,于是改了題目,有了發表的“3分鐘了解激光干涉儀——最精密的尺子”(2021-07-07)。
2023年1月30日接到光電匯通知,我牽頭研發投產的“雙折射雙頻激光干涉儀的關鍵和全鏈條技術”入選“中國2022中國十大光學產業技術”。這是我成果中落到實處,應用成氣候的一個。
從我在《中國激光》發表第一篇文章開始,已經過去了42年,讀雜志、寫文章都離不開我們的雜志。感謝中國激光雜志社一路陪伴和支持,使我、我的同事、我的學生們的研究結果傳向四方。希望我們的工作經得住時間考驗,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否?
以上文章轉載自:傳承辟新的 中國激光雜志社
- 2024-01-11
喜報|連中三元!熱烈祝賀鐳測科技通過‘高… - 2022-12-19
40年堅持,打通雙折射雙頻激光器及干涉儀全… - 2022-12-05
鐳測科技研制成功并批產可伐-玻璃組裝式(無… - 2022-09-22
鐳測科技創始人張書練教授榮獲“2021年度科… - 2021-11-19
鐳測科技創始人張書練教授當選美國光學學會… - 2021-10-12
潛心激光器納米測量40年,冷門中做出系列“… - 2021-07-09
3分鐘了解激光干涉儀——高精密的尺子 - 2021-03-03
突破!我國雙折射雙頻激光干涉儀實現批量生… - 2020-04-26
鐳測科技LH3000雙頻激光干涉儀助力我國新一… - 2018-12-07
張書練教授獲ISMTII-2017國際學術會議終身…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